新晋管理者主要指的是刚刚提拔起来的“主管”、“副经理”等中层管理人员,这类管理职位大多是由基层骨干直接晋升,也是员工职场晋升必经之路。
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对于新晋管理者的培养与管理也是让大多数HR头疼的问题之一。在为一家企业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时,这家企业的HR经理表达了自己的困惑;HR经理:“*老师,我们刚从内部提拔起来一批中层管理者,很多都没转变角色意识,认为管理员工都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高层领导对这部分人不放心,也经常直接安排基层员工工作,甚至直接管理基层员工。我该怎样帮助大家尽快适应新岗位?”
在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过程中,笔者给很多企业做过新晋升管理者的评估,包括一些管理辅导的工作,积累了一个经验性的数据,对于那些新晋管理者的第一年,其中有1/3的人大概能够找到新岗位的感觉,也就是能够驾驭新岗位的一些新的要求和挑战;有1/3的人找到了一点感觉,但是跟新职位的要求差距比较明显;还有1/3的人会完全停留在之前那个级别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上,这时候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也就是说,有2/3的新晋管理者在第一年的适应期无法取得成功。
职场新晋管理者,转型失败常常会遇到以下4类问题:
一、角色认知不足
大部分新晋管理者,根本没有意识到管理角色的转变意味着什么。
不单单是工作任务的不同,而是要承担更大的责任:为上司负责,为团队的业绩负责,为团队每个人负责。
新晋管理者突然要承担这么多责任,一时间心里上很难接受,就会产生逃避心理,不敢、不愿面对问题的本质。
二、缺乏时间管理意识
大多数新晋管理者缺乏时间管理意识,每天就是按部就班地工作,属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工作模式。
这种工作模式,在当员工时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可以被团队和上司推着走,到点交付工作。如果没有交付,领导会催促。但是,成为管理者之后,就需要推着团队走,而不是仍然让团队推着走。
大部分失败的新晋管理者都在瞎忙,自己忙死,下属闲死。
三、缺乏有效沟通技巧
由于缺乏有效沟通技巧,大多数新晋管理者与上级、下级及平级的沟通都会出现问题。诸如:
上级分配了一大堆任务,明明完不成,还言辞凿凿的接受了任务。——不敢与上司沟通;
在给员工分配任务时,没有告诉他们达到的标准和具体截止时间。——下属员工无所适从;
兄弟部门来请求帮忙,因为部门自己工作完不成,直接拒接。——不懂如何委婉的拒绝。
四、不敢得罪人
害怕冲突是人的本性。新晋管理者在晋升之前,与大家都是在同一条战壕,没事一起发发公司、上司的牢骚。这次晋升使他们鹤立鸡群,孤立无援。所以,为了合群,他们不想与下属员工发生冲突。
不敢得罪团队里没有贡献的“小白兔”、没有潜力的“老白兔”,导致团队成员劣币驱逐良币,最终无法调动优秀员工的积极性,无法达成公司下达的业绩任务。
如何让每个新晋管理者都能够成功度过适应期,是每个企业都必须关注的问题。建议企业开展以下工作:
一、进行系统的管理培训
新晋管理者上任后,岗位工作聚焦点发生了变化,管理者需要更加关注团队整体绩效,以及如何引导下属来完成工作目标。因此,在上任初期,企业要对新晋管理者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培训:
1.提高角色适应性
企业要对新晋管理者进行角色上的引导和培训,使他们尽快完成管理者角色的转换。
新晋管理者的角色定位至少包括这样几个特征:承上启下、沟通协作、理解上级、帮助部下、聚焦团队目标。
2.掌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的知识与技能
目标管理知识与技能是指新晋管理者需掌握团队目标的分解方法、团队工作计划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技能;
绩效管理知识与技能是指新晋管理者除了明白业绩管理的理念外,还要掌握如何确定团队和个人的绩效衡量指标,如何与下属进行“一对一”绩效沟通,并对下属的绩效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排序。
3.掌握有效沟通的技能
有效沟通技能培训包括:沟通的目的、沟通的过程及要素、沟通的技巧、如何与领导沟通、如何与下属沟通、如何开会等基本内容。
二、推行导师制,引导新晋管理者迅速成长
导师在帮助新晋管理者成长方面,主要发挥以下作用:
传道:在思维方式、大局观、下属督导等方面对其给予点拨与指导;传递对于驾驭团队、选人用人等领导力方面的经验。
解惑:指导问题解决,启发其处理问题的思路;为职业发展转型指点迷津。
人脉:为新晋管理者跨领域、跨部门的工作提供人脉上的支持,为新晋管理者外部社会关系的拓展提供支持。
三、建立新晋管理者的测评与反馈机制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每季度组织对新晋管理者“绩效表现、能力提升、价值观认同”三个方面的考察评价,结合评价发现的问题,由人力资源部、导师与新晋管理者等三方共同制定改善方案,帮助新晋管理者持续改进。
对于一些不具备培训硬件条件和内部导师资源的小型企业,也要尽量为新晋管理者提供学习管理技能的机会,以少量的投资为他们购买学习书籍、视频等资料,将他们组织起来进行讨论学习。企业老板也可以充当新晋管理者的导师,帮助他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