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易管理咨询   HEYEE HRM Consulting Co.,Ltd

案例及研究成果

Cases and Research Results

【战新产业】逐梦低空 万亿赛道低空经济如何借势起飞(上) ——低空经济的机会与挑战

2024年被誉为“低空经济元年”,低空经济发展之“势”有何而来?低空经济如何借势起飞?今天带您一同了解低空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一、政策利好之“势”

新经济形态和产业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指引和支持,低空经济也不例外。2024之所以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基于政策释放信号,我们能够感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战新产业给予厚望。


(一)追溯原点,2021年2月24日,“低空经济”首次被写进国家规划。

在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推进交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中,提到“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


(二)2023年,我们能够嗅到“低空经济”越来越近的味道。

2023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时条例》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无人机产业进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化发展新阶段。


202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纲要指出,“2025年,电动通航飞机投入商业应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实现试点飞行等;2035年,建成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绿色航空制造体系,新能源航空器成为发展主流,国产民用大飞机安全性、环保型、经济性、舒适性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实现商业化、规模化应用。”


2023年11月,国家空管委《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城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空域用户定义并提出空域用户的权利、义务规范标志着我国空域放开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纳入战略新兴产业范畴,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中,聚焦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标准化工作,形成了“8+9”的新产业标准化重点领域框架。其中,“8”指的是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八大领域;“9”指的是未来产业,包括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九大领域。其中“民用航空”包含了“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


(三)铺垫到位,2024年低空经济“全面转正”

2024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民航局《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了20项重点任务,确定了发展目标,如形成一批通用航空领域产学研用联合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及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通用航空法规标准体系和安全验证体系基本建立;形成 20 个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示范;打造 10 家以上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通用航空产业链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这表明低空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低空经济与辐射产业经济发展之“势”

低空经济的发展原点是“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2024年10月,中国航空学会发布了《2024低空经济场景白皮书》,白皮书的序言部分,提到“低空经济生态范围广、产业链条长, 涵盖低空飞行运营、基础设施建设、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服务保障等各个产业。同样,低空经济的发展也受到空域资源、基础设施、保障体系等多种因素制约,如何高质量发展低空经济, 一时间可谓是千头万绪。情况越复杂,我们越需要抓住“牛鼻子”, 而场景正是牵动低空经济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可以这样说,低空经济已经开启场景为王的时代。构成低空经济的各要素、是 通过场景集中相互作用、最终实现其经济价值的。场景是激发低 空经济产业活力的核心引擎,丰富创新型应用场景,是竞逐低空 经济新赛道的关键环节。所以,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重点 不是能生产什么,而是在什么场景下能用起来,关键是要努力塑 造应用场景。”



理解了低空经济场景的重要性,很多对低空经济的困惑就会迎刃而解。比如,做为战新产业,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



低空经济的上游、中游包含了低空飞行器及低空保障技术相关领域,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其他战新产业密不可分,可谓驱动八大战新产业的一种经济形态,下游的应用场景,又将颠覆性的改造“出行、配送、救援”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对文旅等产业的再造和驱动力量不可小觑。以黄山景区内的无人机物流运输场景为例,无人机一天的运输量约等于30名肩运工的运输量,相较于传统人力,无人机运输可降低景区约1/4的综合运输成本,这让更多山岳型景区及其他场景运输需求方看到了突破地形限制、解决运力和配送短板难题的全新方式。不仅在物流运输领域,无人机在农业植保、环境监测、电力巡检等等领域都颠覆了传统作业方式,甚至还彻底改变了现代战争的格局和规则。


三、低空经济发展之“挑战”

对于一个高势能、高潜力的新经济领域,低空经济发展的挑战也不容小觑。


首先,低空经济是一个融合了众多尖端科技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其在低空航空器研制端体现出的高科技特征是不言而喻的,从传统航空器到无人机,再到eVTOL, 每一种新型航空器的诞生都是对材料科学、空气动力学、电子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一次深度整合与创新。



其次,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是颠覆性创新,颠覆性创新作为改变现有技术轨道、颠覆市场格局的创新活动,在产业演化过程中存在高不确定性和高失败率的可能,所以,低空经济场景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一些被证明没有技术可行性或经济价值的场景将逐步被淘汰,而有一些场景则会发展壮大成为主流应用场景,也会有一些新的场景被不断开发出来。低空经济场景的演进与发展是与技术进步、市场需求、产业演化动态匹配的过程。随着eVTOL技术的成熟,直升机在城市内的摆渡飞行场景或逐渐被eVTOL代替。


第三,因其应用场景多样性而带来的验证挑战。低空经济场景涉及行业领域众多,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运营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等新型低空航空器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包括农林牧渔、制造、矿业、电力、交通、物流、环境、卫生、体育、娱乐、公共服务和管理等行业领域,具体体现为“低空+行业”的模式,例如“低空+农林”“低空+电 力”“低空+文旅”“低空+物流”“低空+教育培训”等。运行主体的多样,既从事低空经济场景运行的既可以是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政府部门,还可以是个人。例如,在海上石油应用场景,运行主体是企业,国内主要有中信海直、南航珠直等,中海油是他们的主要客户。再例如,在警用应用场景,深圳交警局建立了无人机中队,运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查、打击交通违法行为,此类运行主体就是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大量场景的试验和应用做为商业转化的前提基础。


第四,对政策的考验。除了地方推动之外,国家层面的整体性制度设计也极为重要,例如空域管理协调模式、飞行器与基础设施强制标准、低空通行法规规则、“空-地”“空-空”通信标准等等。需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系统性推进,基层政府的重点在商业场景开发,并以此为牵引逐步推动相关规则制度体系的完善,上级政府通过不断出台各种标准规则为各地发展低空经济提供制度保障。



伴随着如火如荼的各省市低空加速布局,我们仿佛能够看到未来低空蓝图和人类逐梦低空的画面越来越清晰。下篇文章将带你解锁产业链上下游和e-VTOL前沿领域,帮您更清晰的感知低空经济发展脉络。



—END—


上一篇:十五五规划:推进地方国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