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易管理咨询   HEYEE HRM Consulting Co.,Ltd

案例及研究成果

Cases and Research Results

科学定编实操指南

来源:合易人力资源管理咨询(ID:heyeemcs)。本文约1671字,需要8分钟阅读完毕。


张颖聪,合易咨询(集团)机构专业咨询顾问,致力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改革,擅长组织效能提升、薪酬绩效激励体系搭建、人才发展等,曾为多家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集团提供咨询服务。


后疫情时代,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意识到定编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定编合理进行岗位和人员配置,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如何科学定编?本文将从定编原则、影响定编的关键因素、常用定编方法三个维度呈现科学定编指南。


一、定编原则

1.精简高效原则。

以终为始,定编工作应当在坚持以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为中心的前提下,坚持精简高效原则。在保证企业目标业务量的前提下,企业应对企业现状进行研究并对同行业标杆企业劳动效率进行比较分析, 从而保证各岗位编制数量更加科学合理,劳动力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劳动生产率得到保障。


2.协调配合原则。

企业的高效运营需要各岗位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协调。因此,企业定岗定编必须以实现岗位间的协调配合为目标,充分考虑到不同岗位之间的协调关系,通过整合和重新设定各个岗位的职责,优化管理流程和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协调人员、岗位、事项和责任。


3.平稳过渡原则。

稳定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面对企业人员冗余、人员转化困难等问题,企业定岗定编要结合实际,科学实施过渡政策,平衡企业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切实盘活人力资源存量。


二、影响定编的关键因素

1.行业属性

行业属性是影响定编的首要原因。例如,同等营收下,传统的制造业企业,编制数肯定明显多于高精尖制造业;硬件研发生产行业,编制数通常都会多于软件行业。因此,企业在开展定编时须充分考虑行业属性,以及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业务与产品

即使处于同一行业,但由于业务定位和产品定位的差异,企业的人效(包括人均营收和人均毛利)也必然有所差异,因此,人员编制也会存在不同。


3.发展阶段

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目标,通常而言,企业发展初期以做大为主,成熟稳定期以做强做优为主,转型期以平稳过渡为主。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因目标的不同而导致员工编制、员工结构的显著差异。


4.员工能力素质/胜任力

员工能力素质/胜任力越高,企业人效水平也就越高,相应的所需要的员工编制就越少。短期内,企业可以通过减小分母(在编员工人数)来提高人效,但从中长期看,提升员工的胜任力,把分子(总营收或总毛利)做大才是持久之道。 


5.自动化程度

自动化程度越高的企业,所需的员工编制越少。近年来,自动化、智能化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深,典型的行业如汽车制造业、电子制造业、化工行业、制药行业等。随着无人驾驶、无人工厂、智慧电网的不不断增加,相信自动化、智能化的范围会逐步扩大到各个行业。


三、定编常用方法

编制测算与设计的方法不是绝对和唯一的,企业应该根据行业属性、业务特点、发展阶段、企业规模等因素,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在这里,我们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定编方法。


1.业务数据分析定编法

根据公司业务数据变化来确定员工人数,业务数据可以包括销售收入、销售量、利润额、市场占有率等。常用于人员编制数与业务数据关联性较大的岗位。


2.工作效率定编法

根据生产任务、员工劳动效率及出勤等因素来计算岗位编制人数,实际上就是根据工作量和劳动定额来计算员工数量。常用于生产人员的定编。定编人数 = 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员工劳动定额*出勤率)。


3.工作对象定编法

根据管理设备数量、服务对象数量等确定人员编制,比如交通运输行业的人车比、人船比,医疗行业的医护比,酒店行业的人房比等。常用于工作对象数量或情况与人员编制数量有直接关联的岗位。


4.外部标杆对比定编法

选取行业内标杆企业,根据标杆企业同岗位人员工作效率、数量定编,可按平均、中位、最高工作效率测算三个编制数。适用于各类岗位的定编。


最后,定编工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即在一定时间段内适用。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定编工作也需要定期进行动态调整。因此,定编工作结束后,建议企业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人员配置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上一篇:延迟退休带来的趋势和企业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