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易管理咨询   HEYEE HRM Consulting Co.,Ltd

案例及研究成果

Cases and Research Results

【全会风向标】“首发经济”意味着什么

来源:合易人力资源管理咨询(ID:heyeemcs)。本文约4390字,需要26分钟阅读完毕。


李明宇,合易咨询(集团)机构专业咨询顾问,十五五规划高级研究员,曾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社会组织、政府等多种形态组织提供咨询服务。


全会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系列文章之后,我们继续通过全会中的新名词,感知新趋势,一起拥抱新变化。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首发经济”这个新名词。


“首发经济”这个说法,进入大家的视野,是因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


那“首发经济”究竟是什么?对于地域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如何发挥积极带动作用?有哪些成功案例可供参考?背后的底层逻辑又是什么?小编带您一一揭晓答案。


“首发经济”是什么?

首发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涵盖了企业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定义源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


从与“首店经济”的区分角度看,首发经济发轫于首店,最初用于描述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时开设的第一家门店。不同于“首店经济”经济辐射效应的单一化与特定化,首发经济更加强调链式发展全过程与生态化构建。首发经济不局限于单一品牌、单一门店的经济效益,也不局限于特定较小范围内的资源整合,而是面向从首店到总部的产业生态圈,围绕着“首发”背后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构建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转化链式发展全过程,进而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一体化转型


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其产生既顺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时代需求,也符合消费产业结构转型的未来方向,对于我国实现生产结构转型、激发市场活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举例说明,围绕培育首发经济生态圈,多地以首发、首店为引领,构建起首店+街区、首店+商圈的生态圈。在成都,不到300米的祠堂街引入10家首店,完成从“百年文化古街”到“艺术商业社区”的转变,构建起“十分钟文艺生活圈”;在佛山岭南天地商圈,近150家首店、旗舰店与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古街区形成良性互动,今年1至7月,商圈接待人数超过1100万人次。


位于西安的亚太首家北面户外探索店近期升级开业,通过在设计上融入山野和户外元素,增强顾客的探索体验感;在成都龙湖三千集商场,帕帕拉兹宠物旗舰店人头攒动,这家店打造集宠物售卖、宠物医院、狗狗学校、猫狗SPA等服务于一体的商业新模式,开店首月营业额即达250万元;优衣库中国与上海博物馆合作,推出以馆藏文物为灵感的合作款,消费者还可以DIY个性图案……


“首发经济”的特征以及可能带来的经济效应

“首发经济”具有时尚、品质、新潮等特征,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商业活力、消费实力、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品牌形象和开放度,是城市和商圈的“流量制造器”。以在“首发经济”领跑全国的上海为例,2018年5月至2023年12月,超过4500个国际国内品牌在上海举办首发活动,引进首店5840家(日均2.8家),亚洲级别以上首店超过80家,数量和质量稳居全国首位。今年4月,“首发上海·FIRST in Shanghai”宣传标识首次向全球发布,标识由9片玉兰花花瓣组成,承载着上海活力创新、百花齐放的“首发上海”发展愿景,将成为“首发上海”强有力的“名片”。此外,北京、广州、杭州、成都、南京、深圳等城市首发经济都相当亮眼。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相关品牌在全国共开出204家首店,超出2023年全年开出的首店数量,开出首店量同比增长88.89%。


首发经济在带动区域经济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场景,可以简单理解为大家熟知的“打卡”消费场景,看看下面列举的场景有没有勾起你的打卡欲望。


场景1:商圈升级

以“北上广”为例,通过引进国内外品牌总部、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中华老字号落户本地,汇聚品牌在京举办新品首发、首展、首秀活动,形成专业集中度高、科技融合度高、品牌转化率高、资源整合力强的时尚消费高地。如以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为中心,有重点地布点首发场所,包括品牌创新概念店、文创产品旗舰店等,同时配以800家左右的离境退税商店,打造具有一流国际影响力的特色商圈。


上海打造以南京路商圈、小陆家嘴商圈等为代表的6个世界级商圈,引进中高端国际品牌、推出20家引领性本土品牌,并且首创“五五购物节”上海全球新品首发季,设立新品发布周等,以系列新品集中发布为特色激发消费潜能,形成首发经济规模效应。如乐高全球首发“悟空小侠”系列引发全球20亿人次关注,极大地提升了上海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据《广州市重点商业功能区发展规划(2020-2035年)》,广州将打造以天河路—珠江新城商圈等为代表的5个世界级商圈,每个商圈以不同的定位进行差异化区分,分别采取首店业态、免税业态和振兴广州“老字号”品牌推广等方式,推动消费市场持续扩容提质。


场景2:文旅生活服务升级

北京努力打造国内外知名品牌集聚地和原创品牌孵化地,在2023年引入室内亲子游乐品牌亚洲首家4.0超级旗舰店、挪威时尚生活方式品牌北京(北方)首店、户外运动天花板级别品牌首店等,这些首店的目标客群不但包括北京本地消费者,还面向外地游客及商务人群,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消费体验。

成都在2023年小众潮牌首店全面开花,包括马术、二次元、赛车俱乐部等新潮运动与小众兴趣类首店等。首店类别更加宽泛,不仅提升了对特定消费人群的吸引力,而且也扩大了消费对象范围,进一步拓展了消费空间。


场景3:创新消费升级

以首发经济为切入口,构建沉浸式时尚潮流生活链。天津引入沉浸式、体验式、参与式数字消费新业态,将“智慧+生活场景”融为一体,创新消费体验。2023年,天津引进某家电品牌首个MALL店,打造一体化门店和沉浸式智慧生活体验,让科技与生活直接链接,构建智慧生活“聚能环”。针对不同顾客需求,开展阳台场景、浴室场景、洗衣房场景等私人定制服务,并配以生活美学类、工坊手作类等活动,为顾客打造全新生活体验。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将“老厂房”改造成“潮牌&商业+演艺空间+设计空间”,打造沉浸式娱乐场景,吸引意大利快时尚品牌西南首店等入驻,成为新晋客流聚集地。


如果上述场景,您也有想去逛一逛的冲动,那么就意味着你一定能感知到首发经济未来的经济和消费带动“势能”,底层逻辑是首发经济响应了大家的“新消费”需求,是撬动经济的“新杠杆”。


区域发展“首发经济”,需要优先撬动什么?

首发经济对城市资源有较高要求,目前的首店分布大致以北京、上海为先导,成都、广州、杭州、深圳、武汉等城市加快步伐积极推进,不同城市在吸引首店级别及类别时多被自身资源条件和经济实力等所限制。随着首发经济内容日趋多样化,各城市结合各自特色和优势与不同内容相匹配,并形成独有的首发经济资源,进而反哺本地经济发展,成为共识。


然而,发展“首发经济”究竟需要撬动哪些资源,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我们也来一起盘点一下。


第一,政策资源。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统计,截至2023年年底,各地已累计发布48个关于鼓励发展商业品牌首店的政策与措施。比如,去年3月,北京市商务局发布通知,对符合条件的首店给予资金支持,其中亚洲首店最高给予500万元支持,中国(内地)首店最高给予200万元支持。今年初,重庆印发《支持首店经济发展若干措施》,鼓励发展“首店首发”经济、着力培育“必购必带”品牌。上海也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7条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包括:打响“首发上海”品牌,于每年3月至5月,集中打造“首发上海·FIRST in Shanghai”新品首发季活动;支持具有引领性的国内外品牌在沪开设高能级首店;支持在沪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市场引领性的首发首秀首展活动;构建首发经济专业服务生态圈;优化首发活动报批报备管理;提供进口首发新品通关便利;鼓励各区出台支持措施等。


今年下半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指出要“扩大服务业开放,着力提升服务品质、丰富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以创新激发服务消费内生动能,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因此,各地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市场优化、品牌扶持等多维度努力,打造“想消费”、“敢消费”和“能消费”的首发经济环境,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引燃“消费热力”,最终实现优化和扩大服务供给,释放服务消费潜力的改革目标。

第二,产业升级。首发经济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消费热潮,其背后往往伴随着产业的升级与创新。“首发经济是产业升级、市场升级和消费升级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供给侧积极适应当前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消费趋势的产物。”广东白云学院应用经济学院院长王先庆说。


首发经济可以通过利用数据要素发掘新的市场需求、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管理效率,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形成新模式、新产业,进而优化我国产业结构,通过打造“国际化品牌”,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提供新优势,带来新动能。反过来,首发经济重视需求端的经济带动作用,通过改善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体验认知,“从用户出发”,引入新颖的产品和服务,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满足他们对新鲜事物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进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因此,围绕“新质”进行区域产业升级,能有效改善首发经济的孕育“土壤”,催化更多“首发”形态的出现,如以首发、首店为引领,构建起首店+街区、首店+商圈的生态圈,促进商业新模式的发展;强化链式发展思维,提高品牌适配度、市场能见度、服务便利度;利用数据要素发掘新的市场需求、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第三,品牌扶持。一方面,通过加快培育专业人才和机构,健全新品发布专业服务体系,构建首发经济专业服务生态圈。另一方面,在引入优秀国际品牌的同时,把握好“原创”和“引入”的关系,关注本土品牌的原创力,引领区域品牌从区域走向全国,从全国纵向世界。


综上所属,首发经济是品牌和城市、区域的双向奔赴,做为满怀期待的落户地区域政府,优先盘点自身资源禀赋做好特色文章,打好营商环境的基础是关键,“好客”之道在先,承接流量的能力积累在先。对于商家来说,首发经济是一种新的增长模式,在政策的鼓励下,值得尝试,前提也需要我们练好研发创新的内功,打造足够新颖的产品、服务首秀,才能获得更多“粉丝”的支持,粉我们的,既有粉丝的追捧和争相打卡,也有地方政策资源的烘托和加持。


期待未来,双方都能享受首发经济的宏利,人民也在新体验、新消费中得到新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参考资料:

1.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付朝欢《“首发经济”写进《决定》,有何深意?》

2. 北京日报《首发经济,究竟是什么经济?为啥这么火?》

3. 湖北日报《首发经济更加强调链式发展全过程与生态化构建》


—END—


上一篇:【人才管理】国有企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