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合易人力资源管理咨询(ID:heyeemcs)。本文约1000字,需要7分钟阅读完毕。
于令春,合易咨询(集团)国企改革及政务咨询专家,致力于国企、政府和开发区改革,为近百家国企、政府和开发区提供顾问服务。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打造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国有企业发展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深化改革是国有企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国资国企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呢?可以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国有企业要积极参与新型工业化建设和区域产业链构建,加大对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投资力度,重点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支撑。
二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国有企业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重点聚焦未来科技发展的引领性技术突破和重大创新,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强化国有企业科研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多元化研发投入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
三是加快促进新要素迅速成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素市场,瞄准科技创新、人力资本、数据信息等新要素等,壮大新质生产力数据要素的牵引力,加快数字资源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建立数据产权管理制度,提高数据要素在生产活动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最大化释放数据要素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价值。
四是大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抓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合理流动机制,大力发展符合新质生产力需求的人才队伍,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五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低碳发展导向、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把生态环境作为生产力要素融入现代经济体系,加快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实现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通过降低单位GDP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污染和碳排放,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六是需要各地政府营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的环境。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积极稳妥地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要素资源、互利共赢发展,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各类企业更好地参与竞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