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结构如何设计,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提问:薪酬结构如何设计,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回答:
薪酬结构的设计需要结合行业特征、岗位特性、地域特点等多个方面,关注激励性与保障性的平衡,关注岗位之间、等级之间的平衡和差异,解决新老员工的平衡,不同分子公司之间的公平性和承接性等,具体来讲,薪酬结构包括四个部分:
1、固定部分工资:固定工资的形式有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技能工资等。基本工资可以是全员统一标准,也可以按照人员类别设置不同标准。岗位工资体现岗位价值,通常是根据岗位评估结果划分多个岗位等级,每个岗位等级设定不同的工资标准。职务工资是根据职务等级确定工资标准,不能体现出同一职务等级中不同岗位之间价值的差异。技能工资是根据能力确定工资标准,是因人而异而非因岗而异。
2、浮动部分工资:浮动工资的形式有绩效工资、计时/计件工资、奖金、提成等。绩效工资通常是按照岗位价值确定标准,发放时与绩效考评结果挂钩。计时/计件工资通常是适用于生产、服务类岗位的,按照工时或产量核定工资。奖金是最灵活的,通常是对超额完成任务所设置的,也可以根据管理需要设置各种专项奖励,如超产奖、质量奖、安全奖、创新奖、项目奖等。提成一般是根据业绩完成情况核发,适用于市场、销售类岗位。
3、津贴补贴部分:是工资、奖金外的一种现金形式的补充,津贴补贴往往是随着工资表月度发放的。常见的津贴项目包括:工龄津贴、交通补贴、误餐补贴、通讯补贴、学历补贴、职称或技术等级补贴、高温补贴、防寒费等,另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津贴项目,如淡季补贴、物价补贴、技术补贴、特殊岗位津贴、保健津贴、医疗卫生津贴等等。总之名目是非常多的,企业完全可以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4、福利部分:福利可以现金形式,也可以是非现金形式,而且福利一般是工资表外的,发放周期按照福利项目而有所不同的。福利的设置非常灵活,可以这么说,和员工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生老病死有关的都可以考虑进福利项目的设置。法定福利包括社保、公积金、带薪假。其他常设的福利项目还包括:过节费(或节日礼品)、生日福利、红白礼金、健康体检、定期出游、健身保健、车补、房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