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应该怎样提高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业测试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众所周知,事业单位“逢进必考”,但其考试的题型和内容饱受诟病。事业单位应如何提高公开招聘专业测试性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3个方面入手:
1)针对招聘岗位的专业要求/技能要求,分开命题出卷。现在好多事业单位为了“图省事”,无论招聘岗位需要什么专业、什么技能都套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能力测试。要知道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是不需要很多工作经验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都可以参加,但事业单位有所不同,许多招聘岗位都需要一定技能水平、工作经验和年限,因此招聘考试不能“一刀切”,而是要分岗位、分专业命题。
2)请专业人士命题出卷。事业单位中不少岗位的专业性极强。因此,事业单位在无这些方面的专家时,可借助外脑。如:医院在招聘信息科主任时,可以聘请高校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教授来命题。
3)面试时,专业/技能考核部分比重应增加。一般事业单位竞聘人员通过笔试后,还要参加面试;面试多为结构化面试,面试内容也是以考核竞聘人员的政治面貌、求职意愿、思维逻辑为主,对专业和技能的考察比重较轻。所以,有不少专业能力很强,但因政治面貌是非党员的竞聘者最终“惨遭淘汰”。事业单位改制已实行多年,许多岗位都已面向市场,实行“雇佣制”,不再有事业编,因此,面试考核时不能再沿用老办法,而是要面向市场,以工作结果为导向,重点考察竞聘者的专业技能水平及是否能在本岗位是创造价值。这样才能保证招聘来的员工符合事业单位改制的需要。
下一篇: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