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企业HR,经常要面对一些招聘面试的工作,短短十几二十分钟的面试,却是一场紧张的心理博弈。企业出招,应聘者接招,你来我往,企业极力要挖掘更多,聪明的应聘者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巧妙应对,作为HR,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想要的信息,并且迅速辨识信息的真伪呢?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面试前的充分准备,能让我们在接下来的博弈中游刃有余。
该准备哪些东西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给大家分享下自己的做法:
面试前我会先准备好:应聘登记表、日志表、测试题,在通知面试人员之后搜集一些企业背景资料。可不要小看这几份材料,他们可是八仙过海各有神通哦。
企业背景调查——你是否真的来过?
在应聘者简历的工作经历一栏,我们可以看到应聘者曾服务的企业名称,工作时间,对于服务期限超过一年的工作及比较知名的企业,我们可以做些调查,这个调查不是指打电话做背景调查,在初试阶段没有这个必要。一般企业都有官方网站,就网站的信息做些记录,在面试时候和应聘者进行核实。
当然员工不一定都很熟悉自己公司官网的信息,但是对于一些公司简介、业务介绍、公司领导层等信息,工作超过一年的员工耳濡目染应该是会有所了解的,尤其是名企,这些信息常常见诸各大媒体。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面试时就对方所做的工作进行提问核实,很少质疑对方是否曾在该处任职,笔者认为与其反复深挖对方的工作经验,还不如第一步先就对方是否来过这里设问。通过这一轮的问答,我们不仅可以知道工作经历的真假,还可以知道对方是否用过心。
应聘登记表——你是否有诚意?
笔者发现很多企业都会编制自己企业的应聘登记表,内容大同小异,目的各有不同。笔者企业也有应聘登记表,除了常规的个人信息,工作经历等内容外,还设置了我们关心的几个板块,比如最近在看什么书,能否出差等。虽然很多应聘者对于递交了简历还要填写企业的应聘登记表非常不理解,认为是多此一举,浪费时间,但是这个登记表对于企业却是非常有用的,首先一点就是能看出你是否有诚意。
笔者观察发现,在拿到应聘登记表后,一部分应聘者是选填了一些信息,留了几个空白;一部分是填了之后又涂改;另一部分是认真的填写了每一项;极个别的人会一字不填。
通常选填了部分信息,留了几个空白的人,如果留白的地方不是很需要保密的,说明此人比较随意,进公司后可能不太服管理,而且呆不长;如果留白的地方涉及一些隐私,说明此人有所保留,也就是还留了一个心眼,万一没被选上,自己也没有什么隐私留在企业,这种人一方面是不自信,另一方面就是诚意不足,无论具体哪种情况留了白,在选聘的时候都要慎重。
填了之后又涂改的,一方面说明此人比较粗心,另外,心理学认为是有撒谎的嫌疑,不够诚实。
认真填写了每一项的人,不管怎么样,态度是很好的,说明此人做事是比较认真的,另外,也是很在意招聘单位对自己的看法,这种应聘者一般比较忠诚、比较听话。
极个别的一字不填的人,态度极其不好,笔者还曾遇到过在拿到应聘登记表之后,直接退回,说自己有简历了,不需要填。遇到这种人有什么好说的呢,可以直接说:谢谢,再见啦。即使你认为他是很难得的人才,很想留下,但是这么有个性的人,能力再强,在团队里也是很难融入,与人合作的啊,所以,遇到这种应聘者,不要犹豫,否则,最后可能弄得是鸡飞蛋打一团糟。
工作日志表——你是否真的做过?
看到这个标题也许你会问,工作日志表不是在企业工作期间填写的吗?还没有入职,怎么填呢?是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写下你的工作内容,不过,这个内容是让你尽可能的回忆你认为工作内容最多、最能体现你这个岗位职责的某一天或者两天。这个工作日志表的内容设计可以不必如企业里真实的工作日志表般详尽,可以设计内容和汇报人。
工作日志表是针对岗位的,通过工作日志表的内容,我们可以进一步判断,该应聘者是否真的在这个企业从事过这项工作。
这份工作日志表又给我们的面试增添了更具体、丰富的内容,在面试时候,我们可以就敢兴趣的某几条详细追问,深挖。
测试题——你是怎样一个人?
测试题可能是当前企业比较常用的一种招聘手法,心理测试题、16pf,还有企业自己设计的一些题目,测试题对于招聘选拔能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先不说测试结果是否完全真实可信,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好的测试题目、经典的测试问卷通过题目选择,设计方式得出的结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就需要企业根据自己测试的目的选择适合的测试类型了。我通常将测试放在面试最后,一方面是这个测试花费的时间较长,另一方面,如果没有通过前面的一些考察环节,那就没必要做测试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面试准备工作是有先后顺序的。企业背景调查工作是在通知应聘者面试之后进行,应聘登记表、工作日志表是常备材料,在应聘者到来的时候第一步是填写应聘登记表,填完之后马上检查,这一步可以做个初步的筛选,在通过初筛之后,让应聘者填写工作日志表,填写完后通过几分钟快速的判断思考,开始进入正式的面试环节,在面试环节首先就第一步我们准备的企业背景资料进行调查,这一步可以判断应聘者是否能进入下一轮的工作日志表审查环节。日志表的考察是面试的重点,可以结合应聘者的简历和应聘登记表来提问考察,如果通过了这一轮的考察,代表面试基本结束,如果比较满意的,可以让其再做一个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综合考虑是否录用。
当然这些工具、面试方法不是唯一的,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一些选拔习惯结合进行,总之一个目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尽可能识人辨人,做出正确的录用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