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易管理咨询   HEYEE HRM Consulting Co.,Ltd

案例及研究成果

Cases and Research Results

我居然变成了我最讨厌的人,心智模式在企业中的改变

最近超级火爆的电视剧《都挺好》第42集中有一个片段,苏明玉在和父亲苏大强爆发强烈的冲突,并且导致父亲晕倒入院后,对石天冬说了一段话:“这么多年,我拼命的远离苏家的人,拼命地工作、拼命地赚钱、拼命地想成功,我就是为了要告诉她,她是错的。但我万万没想到,我努力了这么多年,我居然变成了我最恨的人!”

我居然变成了我最讨厌的人,心智模式在企业中的改变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是多么美好的向往和祝福。但长大后,我居然成了最恨的人,这种惊愕让人痛到无法呼吸,我仿佛能够看到苏明玉心中一直坚持的理念轰然崩塌。

但是且慢,事情为何会变成这个样子?难道不应该是因为痛恨,我们才会坚持成长为另一个样子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何在?其实,这关乎苏明玉的心智模式,用现在流行的词说,就是关乎她的“底层操作系统“。

心智模式,是指深植我们心中关于我们自己、他人以及世界的假设、形象和故事,是人们在不自觉之下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认知和应对模式。心智模式的产生,来源于我们做为智人这个物种的天然缺陷——我们的大脑无法同时处理那么多的信息,于是进化出一种简化、抽象、贴标签的能力,常见的模式如“当XX发生,就做XX“,”XX一定是XX样的“。举个例子,对于老司机而言,即使正在走神听音乐,看到前面的车刹车灯亮起,仍然会一脚刹车踩下,这个过程中并不需要深入的思考和反复的权衡——如果你这样做了,估计下场一定会很惨。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心智模式的存在是有益的。所有的人,在处理各种情况时,都会有自己不知不觉中遵守的规则和流程,这些对外界的应对模式,就是我们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的形成,来源于个人直接的经验、学习到的知识以及所做出的推论。苏明玉之所以变成了自己最恨的人,正是来源于幼年时的记忆,所以在下意识中面对父亲时,学习了母亲的做法。

我居然变成了我最讨厌的人,心智模式在企业中的改变


个人如此,企业也是这样。从事管理咨询工作十余年来,我观察过各种各样的企业,有一些在外人看来如此难以理解的事情在某些企业却总是重复的发生,也有一些企业大家明明都认为是不对的事情,却都不自觉的在坚持做。比如,有一家企业,老板总是在抱怨企业内缺乏人才,在他看来,如果有合适的人才,企业的发展肯定会是另外一个速度、另外一个规模。但奇怪的是,老板并没有选择大力培养人才,反而经常在下达任务的时候,事无巨细的做出安排,有时甚至是手把手的交待下属事情应该如何做。我曾经亲眼见到,这位老板在安排一件极小的事情时,对下属耳提面命,甚至连见到客户如何说话、说什么都一一安排。

我曾经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但苏明玉的这段话,却让我豁然警醒。原来如此!企业的成功也许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问题却往往都是因为企业的心智模式——或曰企业的基因出现了问题。

企业的心智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文化——我们所说是企业真正奉行的价值观、方法论,而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企业的心智模式,在相当程度上来源于企业核心高管的心智模式。上面那个例子中的老板,其实正是受限于自己的心智模式,将以前企业规模还小的时候的成功做法一直延续下来,从而在企业中塑造出事无巨细听指挥、高度集权的心智模式。而正是在这种企业心智模式下,所有人都习惯于事事请示老板,都争着向老板汇报。其实这位老板并非不想改变、不想授权,也并非不愿意管理规范化、流程化,但他往往在遇到事情时,会不自觉的直接插手下达指令,企业中的中层也都习惯于若没有老板的指令,宁可让事情停滞。这家企业曾经多次引入职业经理人,但很多人不久就会离去。于是,企业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引进人才留不住,现有人才成长慢,因而老板总感觉无人可用——于是老板总要直接指挥——所有人都习惯于此——现有人才成长不起来,引进人才留不住。

我居然变成了我最讨厌的人,心智模式在企业中的改变


再扩展开来,几乎所有企业的管理问题,总是来源于某一个曾经成功却已经不合时宜的企业心智模式。而这些心智模式如果不能做出改变,企业即使引入再多的人才,搞再多的变革,慢慢的仍然会走回到老路上来。表现在企业的经营上,就会在某一个时刻,企业突然发现遇到了成长天花板,乃至于生存考验。

所以,想变革吗?先改变企业的心智模式!


上一篇:企业老板和人力资源关注的事情:如何成功导入员工360度测评

下一篇:企业中“有情制度”与“无情制度”,孰优孰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