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易管理咨询   HEYEE HRM Consulting Co.,Ltd

案例及研究成果

Cases and Research Results

中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4X4模型”

近年来,各地政府围绕“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制定并实施了多项有力的改革创新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合易咨询近年来为百余家开发区提供了改革咨询服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4X4模型”。



一、明确“四大定位”


1、目标定位。明确开发区发展目标,包括“十四五”发展目标、中长期发展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开展工作。


2、功能定位。根据开发区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承担的发展使命,明确开发区总体功能定位。


3、产业定位。确定开发区主导产业、新兴战略产业及细分领域,明确重点产业集群及产业规划布局。


4、模式定位。确定开发区开发建设模式、招商模式、运营模式,以及管理模式。


二、做好“四类规划”


1、发展规划。对开发区未来发展蓝图及实现路径进行顶层设计,编制开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绘制发展规划实施路径图、制定发展规划落地实施行动方案,以支撑开发区战略目标的实现。


2、产业规划。在对产业现状、空间布局、产业政策和机遇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开发区环境、条件、资源和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开发区主导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制定各产业链图谱和发展策略,编制产业培育方案、“造链强链补链延链”计划,以及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3、园区规划。以产业规划为基础,对园区进行空间规划。从土地使用、市政配套、产业分布等方面上着手,着眼未来、立足现在、系统规划,对产业用房、商业配套与生活配套,规划合理的建设开发比例与空间布局。


4、平台公司规划。根据公司的功能定位,策划公司业务范围;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定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构建与公司经营业务相匹配的组织架构、人才发展体系和内部管理机制。


三、构建“四个模式”


1、管委会运作模式。按照“小管委、大平台”思路确定开发区运营管理模式,实行“管运分离、政企分开、政资分开”,释放行政管理资源。壮大市场运营主体,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确定管委会对公司的管控模式。


2、园区开发运营模式。引入社会资源,与专业园区开发运营机构合作,以共建、托管等方式开发、建设、招商和运营园区;以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为主体建设运营专业园区,发挥带动作用。推进园区产业更新、腾笼换鸟,盘活土地厂房等闲置低效资源,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开发建设专业园区、标准厂房和商务楼宇,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有效载体。


3、招商模式。以产业招商为主体,构建事业部制招商组织架构;建设立体化招商网络,组建专业化招商团队,对招商方式、渠道及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建设智慧招商生态服务平台,完善招商项目协调落地机制。


4、企业赋能模式。成立园区高质量发展赋能中心,搭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平台。建立企业阶梯式发展培育库,引进第三方智库和人才、财税、法律、专利、环保、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提升开发区软实力;引入社会资本和政府财政资金,成立产业投资和创新创业基金,发展融资担保、供应链金融等业务,培育上市企业,推动企业资产证券化。


四、建立“四种机制”


1、事业部管理机制。建立“矩阵式”组织架构,横向设立若干“产业事业部”,纵向围绕主导产业设立招商引资、产业投资、开发运营、赋能服务等运营服务机构,每个产业形成“招商-开发-运营-服务”链条。


2、创新用人机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通过岗位竞聘、公开招聘等方式选拔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多元化用人机制和动态管理、末位淘汰机制。


3、差异化薪酬分配机制。建立差异化薪酬激励体系,明确各岗位“责权利”,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薪酬分配与考核结果挂钩,并向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倾斜。


4、市场化绩效考核机制。以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和开发区年度重点工作为中心,建立“管委会-公司/部门-个人”三级KPI指标体系,聚焦主责主业、工作重点和核心指标,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联动。考核结果与收入、评优、晋升和淘汰挂钩,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中国开发区正在步入新发展阶段,需要用全新的理念谋划定位,用全新的体制机制增强活力。合易咨询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中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4X4模型”,可以有效地帮助开发区破解瓶颈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



上一篇:小微企业,有必要设置完善的组织架构吗?

下一篇:是什么阻碍了组织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