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易管理咨询   HEYEE HRM Consulting Co.,Ltd

案例及研究成果

Cases and Research Results

[精品干货]:企业搭建培训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二


来源:合易人力资源管理咨询(ID:nj-heyeerm)。本文约2000字,需要11分钟阅读完毕。


邵晨春,合易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机构咨询顾问。在组织管控、薪酬、激励领域研发并高效落地诸多体系方案,为几十家企业集团提供咨询服务。


近些年来,企业培训对企业的人才梯队建设、组织文化建设、组织能力提升等方面带来了不少改善,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们开始认同培训工作,许多企业也开始逐步搭建和完善自己企业的培训体系。可是由于各个企业情况不同,大家对培训体系的标准达不成共识,在搭建过程中常常很会遇到各种问题。那么一个优质的企业培训体系应该如何搭建?今天我将跟大家分享培训体系的核心构成以及搭建方法。


培训体系的构成主要有三个核心层面:制度层面、资源层面、运作层面

1、制度层面包括:培训管理系统、培训的制度、培训的流程;

2、资源层面包括:内部讲师队伍、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资料库、员工培训档案;

3、运作层面包括:培训需求、培训计划与预算、培训组织与实施、培训考核与评估。


上一期文章([精品干货]:企业搭建培训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 培训制度的建立)中我们着重与大家分享搭建培训体系的第一个层面——制度层面。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是培训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资源层面。



培训体系资源层建设主要包括:内部讲师队伍、培训课程体系设计、培训资料库、员工培训档案四个方面内容。


1、关于内部讲师队伍建设,可分为工作流程、培训制度、选拔制度和激励制度四个重要模块。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非常重视企业内部商学院的打造,因为那些大企业已经从教育中获得巨大的收益了,大家也非常清楚,现如今任何行业都会从教育作为入口来引流,教育并不能产生直接收益,收益往往都是企业背后的品牌和产品。那么,培养这些教育入口的讲师就是企业必须长期去做的一件事情,没有讲师的培训体系是非常不健全的,组建内训师团队将能够为企业节约很多培训成本,因为内部讲师最熟悉公司的运营、最熟悉公司的战略规划,他的发展和企业会同步进行。


另外,建设内部讲师队伍对于企业长远发展还隐含着更具战略性的意义——人才梯队建设。内部讲师队伍建设的过程其实就是企业人才梯队建设的过程。这句话怎么理解呢?首先,企业在发掘讲师、培养讲师、激励讲师的过程与企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企业的内部讲师往往是企业某些领域的核心骨干、业务精英选拔出来的,他们的成长同样是企业人才的成长。其次,这些讲师(核心骨干、业务精英)通过课程的传授、经验的分享可以带动周边的同事一并提升,并营造学习、进取、创新等工作氛围和文化氛围,逐步形成精英人才梯队的形状。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靠的是企业的创新力,而创新力来自于讲师团队、核心骨干、业务精英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提炼经验,并在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优化和创新。这一点对企业的发展和提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需要创新力,创新力需要内部讲师梯队的建设,需要靠人才队伍通过经验分享和创新的企业文化来形成源源不断的发展力量。


2、培训课程体系是对培训课程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培训课程的设计、培训课件制作、讲义编写等内容。其需求主要源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公司战略,寻找目前企业的人员能力差距或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另一方面是一线工作人员,从其工作的共性问题、困惑、效率提升点之中深挖需求并开发培训课程。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课程体系的设计需要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业务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的需要,课程的研发和传授不能独立于企业发展之外而独立存在,不然你所搭建的课程体系便偏离了企业的需求,讲师研发课程的时间和成本便像打了水漂一样失去意义。


课程体系的设计往往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分为若干科目,如:产品类、市场销售类、管理类、基础技能类、客户管理类等等。这些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需要对应部门的人才去不断提升,就通过日常工作中经验的积累和提取,将它形成固定的课件,并排成培训计划传授给需要的人员。


3、培训资料库的建立能沉淀知识、经验传承、内部分享,方便课程开发及员工自我学习。培训资料库的建设也是为了便于企业通过一次性的课程研发可以产出无数次的培训效果。比如:讲师研发了课程的课件和录制了培训的视频,这些培训资料可以用于新员工入职期间的自我学习和员工日常的培训等多处培训场景,同时也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培训的成本。


4、建立员工培训《培训学分制》。按照课程的重要性拟定课程的得分系数;按照岗位,拟定培训积分要求;建立详细的员工培训档案,作为员工培训管理的依据。建立培训学分制是激励员工参与培训的一种很重要的管理方法。同时也记录了员工参训的记录,HR部门通过学分制,可以清晰的知道员工是否参训、哪些课程没有参训,哪些能力需要提高。以便于日后为人才的分析提供依据。



—END—




上一篇:【精益生产】如何计算设备综合效率(OEE)?

下一篇:延迟退休:有人欢喜有人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