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易管理咨询   HEYEE HRM Consulting Co.,Ltd

案例及研究成果

Cases and Research Results

公司业绩下滑,员工却说不涨薪就走人,你还沉得住气吗?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国家政策、行业发展规律、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业绩的起伏是很正常的,但是当企业业绩出现持续下滑,不得不收紧各项成本的情况下,很多人却沉不住气了。

老板或总经理的内心OS:公司的效益这么差,短期内也没有回暖的迹象,好员工就应该有与公司同甘共苦的自觉,大家都过一段时间的苦日子吧!

人资经理的内心OS:公司效益这么差,老板让降低人工成本,可是哪个部门的工资我也不敢随便动啊!动谁谁愿意啊!搞不好把人都给动走了,责任不还得我来担!

各部门负责人的内心OS:公司效益不好,又不全是我们部门的责任,凭什么降低我们部门的费用,还要压缩工资,我下面这几个人哪个是好说话的?得罪了谁都不行,得罪了他们活都压到我身上,我哪干的过来呀!

员工的内心OS:公司效益不好,和我们员工有什么关系!我们干一天活拿一天的钱,少给一分都不行!

面对这样的情况,人资部门既要控制人工成本,又要保证部分比较关键的员工收入不降低,甚至为了保留住个别关键员工,还要通过提薪来稳定军心,可以说是陷入两难境地啊。此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借助企业业绩不好的整体环境,重新进行岗位定编,平时工作量不是很高的岗位,果断进行编制的压缩。企业业绩不好是说服各部门进行编制压缩的一个有利时机,此时各部门的配合度会高于平时。编制的压缩必然会带来人员的减少,对于精简掉的这部分人员,可以通过待岗培训,或调整到比较艰苦岗位的方式进行暂时的处理。很多人一看企业效益不好,调整后的岗位工作又比较辛苦,就会主动离职另谋出路了。即使主动离职的人比较好,也可以选择入职时间短、理赔成本低的人员进行裁剪,虽然短期内付出了裁员成本,从长期来看必定是降低总成本的。

2、配合编制的压缩,对各部门实行部门薪酬总额控制。给各部门按照现有人数核定薪酬总额,总额实行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的原则,鼓励各部门自行压缩编制。部门内出现人员减少,工资总额不降低或只降低一部分,人均收入必然上升,这种做法使得在企业业绩不好,拨付的薪资总额降低的情况下,能保证个人收入的稳定。减人情况下,工资总额可以采取只减基本工资或岗位工资,保留绩效工资和奖金的做法,对部门和公司都有利。

上述两种策略实行后,企业就有空间进行薪酬的上调了。此时的上调不太可能是整体上调,而是部分上调,如:

1、只针对公司内的部分关键人才提薪,关键人才比例不要超过20%-30%。关键人才指公司生产、研发、技术、质量一线的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可以酌情考虑,一般建议在公司业绩下滑时,管理人员应与公司共进退,此时管理人员涨薪,很可能引发员工的吐槽和负面情绪。

2、只上调薪酬结构中的浮动部分,而非固定部分。浮动部分包括绩效工资、提成、计件(计时)工资、项目奖、专项奖等。提成、计件等计提标准的上调,可以采取分段上调的方式,即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时,可维持原标准或略有上调,超出上一年度时,上调幅度加大。绩效工资、奖金等在上调标准的同时,可设置与公司业绩的关联,关联比例可以根据岗位性质有所差异,销售、采购、生产、服务等岗位比例可以略大,行政后勤岗位比例可以略小。

3、将原核算在年终奖的预算额度,调整至日常发放的薪酬结构中,提高平时到手的收入水平。取消年终奖或将年终奖的核算与业绩目标的达成关联起来。这里所说的业绩目标并非公司的年度目标,年度目标可能是随业绩下滑的趋势而逐年降低的,应该是公司的一个理想目标,或者是前三年实际业绩的平均值。按照当年实际业绩与理想目标对比的百分比,确定年终奖的发放比例,未达到理想目标的70%80%时,年终奖为0。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公司从上到下都关注理想目标,推动公司业绩回暖。


上一篇:HR提升人均效能的“三把刀”

下一篇:杂谈欢乐五美 ——变革时代的“人才养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