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易管理咨询   HEYEE HRM Consulting Co.,Ltd

案例及研究成果

Cases and Research Results

七招解决员工执行力问题

经常听到有些企业老板说:“我们企业员工执行力太差,请你们给我们搞场培训,提升提升员工的执行力。”他们不仅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经常会请专家到企业中开展关于执行力的系列培训,或者大会小会的强调执行力,或者是在制度中、考核中处处可见执行力。

而有些企业似乎从来都不提执行力这个事,开会不强调,培训不涉及,考核中没有,制度中不提,但是企业中的各项任务却总是能够被高效执行,员工的执行力并不差。

由此可见,执行力差并不是员工的状态或能力问题,也不是通过制度管理或者是培训就能够解决的。执行力好坏其实是个系统问题,源自于企业管理很多方面的欠缺,我们需要从企业管理的多个维度去系统提升执行力,当然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是其中比较重要的维度:

1、首先是选人。没有必要训练牛去爬树,要让员工出业绩就要选择对的人,这些话对于执行力来说同样适用。企业要尽可能的选择执行力强的人,他们通常具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和计划能力,服从团队意愿,并且不害怕暴露问题。企业在招人或者培养人时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甄别,在用人过程中将执行力强的员工树为榜样,立为标杆,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做事拖泥带水、拖延症晚期的员工一定要揪出来予以惩戒,警示他人。

2、其次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员工做事方向必须明确,才能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才能知道每天如何安排自己的计划,如何高效利用自己的时间,因此每月的目标计划会非常重要。企业高层要组织召开公司层面的计划会,和各部门沟通本月的重点工作,部门层面要召开员工参与的计划会,将本部门的重点工作分解布置下去,每个人的任务内容、时间节点、质量要求都加以明确,员工才有了方向和目标。

3、要有考核激励机制。只有方向和目标可能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配套的考核激励机制,将每个月的任务目标纳入当月考核,完成加分,完不成减分,对于特别重要的、临时增加的工作任务给予额外的奖励等等,这些机制都有助于推动员工任务目标的执行。

4、培训还是必要的。员工明确了目标任务,但是是否能够达成也还是和员工个人能力息息相关的,因此对员工业务技能、关键流程的培训培养还是非常必要的,关于执行力的理念灌输、方法引导也是可以做的,避免员工在执行过程中产生迷茫和无措。

这几点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够解决的,但是还有其他几点就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问题了,而是涉及到了制度流程、管理风格等层面:

1、制度流程的效率提升。有时并不是员工不做事,而是做事过程中遇到了流程上的瓶颈,或者制度上的限制,让其不能施展开手脚。比方说企业要重点开发某个区域市场,但是开发费用要经过详细预算、层层审批,一二个月下不来。又例如企业要研发某个新产品,但产品试制涉及到计划调度、车间、采购、配送等多个部门,其中牵扯到报批、走单多个环节。所以企业的制度流程在设计时,一定要重点考虑效率,而不是控制。

2、要有沟通反馈机制。有的人做事拖沓,未必是他不想做,而有可能是在做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或阻碍,而他本人不知道该找谁解决,该走什么程序,才造成事情做不下去,因此管理者一定要开通沟通反馈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反馈,使员工在工作中的内部资源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3、管理者的监督检查和跟进。绩效考核是事后的评价,通过考核能够警示员工,改进今后的工作效率和方法,但是并不能补救已经造成的延期,因此管理者在布置任务后及时的监督、检查还是非常必要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进度的滞后,对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判,提前规避风险等,帮助员工提升执行效率。

执行力问题的改进在于对企业管理的整体效果进行合理的把控,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制度流程建设等等诸多方面,只关注于某一方面是没有办法真正提升员工的执行力的!


上一篇:企业的四大能力

下一篇:KPI和OKR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