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易管理咨询   HEYEE HRM Consulting Co.,Ltd

案例及研究成果

Cases and Research Results

如何突破KPI思维定式制定OKR目标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OKR是一套定义和跟踪重点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

OKR源于德鲁克德目标管理法,兴起于谷歌公司。谷歌公司从创建初期就引入OKR管理体系,通过实施OKR管理,企业获得了火箭一般的发展速度,从1998年创立,至今不到20年的时间便发展成为全球顶尖企业。

由于OKR给谷歌带来的巨大成功,国内的企业纷纷引进OKR管理体系,希望也能通过OKR管理实现谷歌的辉煌成就。OKR自2103年传入中国,从OKR的培训市场到OKR的服务咨询市场都获得迅猛发展。但是,许多企业引进OKR管理体系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的甚至不如推行KPI的效果好。原因有很多,根本原因是观念没有转变,还停留在“KPI”的思维模式中。

OKR管理体系有三个关键环节:OKR目标制定、OKR过程管理(回顾、复盘、总结)与OKR考核评价。

大多数企业在OKR目标制定环节就遇到了巨大障碍。制定KPI绩效目标有个著名的SMART原则,要求绩效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衡量的、能够达到的、相关的、有时限的。制定OKR目标也需要遵循具体、衡量、相关与有时限等原则,但其与KPI最大的区别是强调目标的挑战性。

KPI目标倡导的是“跳一跳可以够得到”,OKR目标倡导的是“越有挑战性越好”,谷歌CEO拉里 · 佩奇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OKR目标挑战性的意义, “当你设定的是一个疯狂而富有挑战性的目标时,即使没有实现它,你也仍然会取得一些不小的成就。假如你的目标是去摘一颗恒星,也许你永远也无法到达,但在这个过程中,你却可能飞到了月球”。

在企业辅导推行OKR管理体系,讨论制定OKR目标时,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形:

某部门经理:“张老师,OKR目标定的这么高,我一点完成的信心也没有,会不会有问题,好的目标不应该是跳一跳就可以够到的吗?”。

在OKR绩效管理实践中,公司老板或一把手希望下属能制定一些有难度的挑战性目标,但大多数管理者都不愿意制定有难度的目标,不愿意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大家还是习惯于KPI的思维方式,老板希望能将收入与OKR考核结果挂钩,希望下属能制定并达成高目标;但大多数员工却害怕完不成目标会影响收入,不敢或不想制定挑战性目标。

那么,如何才能突破KPI思维定式制定OKR目标呢?

第一,公司的老板或一把手要转变固有的KPI管理理念。在OKR管理理念上要达成一致,OKR目标倡导的是“高目标牵引作用”,在制定公司OKR目标,要勇于制定有挑战性的高目标。在全公司开展OKR管理理念的宣贯,大力宣传“高目标牵引员工努力成为奋斗者的理念”。

第二,公司要建立鼓励员工制定挑战性OKR目标的机制。如:根据目标实现的挑战性、困难程度,KR分为P0、P1、P2三个等级,P0(必须完成)、P1(应该完成)、P2(期待完成)。制定P0目标,超额完成目标没有加分;制定P1目标,完成目标可以得120分;制定P2目标,完成目标可以得140分。

第三,对于制定挑战性OKR目标的员工,要建立评价保护机制。如:未达成P2级目标,但在过程中付出了最大程度的努力,努力的过程达成直接上级期望的,得100分。

OKR是一个系统管理的工具,定好OKR目标还只是目标管理的开始,如果员工挑战性目标制定出来之后就束之高阁,没有相关的配套动作,那么OKR对公司及员工实际上也就没有什么作用。仅仅设定一个挑战性目标还不能带来成功,关键需要通过不断的OKR回顾、复盘、总结才有可能找到实现OKR目标的成功路径。

OKR回顾、复盘及总结的关键环节及实施技巧,在本文作者《系统的OKR复盘是OKR管理体系落地实施的关键》一文中已有详细阐述。


上一篇:系统的OKR复盘是企业成功导入OKR的关键

下一篇:华为阿米巴:缩小经营单位,打“班长的战争”